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wǎng)四川

探訪鹽源花椒園 感受七月如詩如畫的田園幸福
2021年07月17日 10:49 來源:中新網(wǎng)四川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網(wǎng)四川新聞7月17日電 (盧苗苗 王藝)7月,鹽源縣壩子彌漫著花椒香味,又到采收時節(jié),花椒帶來了農民增收的希望。

  衛(wèi)城鎮(zhèn)岔河村是花椒種植大村,近萬畝紅椒露出嬌紅的臉蛋兒,很是喜人。該村種植大戶何巫各近年來年年均收入達40余萬元,今年他也對收成信心滿滿。

技術革新后的岔河村,花椒田園枝頭果累累、紅燦燦。(鹽源縣委宣傳部供圖)
技術革新后的岔河村,花椒田園枝頭果累累、紅燦燦。(鹽源縣委宣傳部供圖)

  上世紀九十年代,鹽源縣各地開始大種花椒。2000至2006年,國家實施重點工程退耕還林項目,鹽源大力發(fā)展花椒20000畝。2015年達到了25萬畝。到2007年底,全縣經(jīng)濟林木普查時,全縣花椒基地面積已達到9萬畝。2019年,林業(yè)產業(yè)扶貧項目在全縣30個鄉(xiāng)鎮(zhèn)開展了“核桃、花椒技術能手培訓”,提高了當?shù)鼗ń贩N植水平。2020年林業(yè)產業(yè)扶貧項目“100個村級核桃、花椒標準化示范推廣點并配套初加工設備”完成了300萬元物資發(fā)放,開展了4輪600場9000人次的培訓。通過多年的努力鹽源花椒發(fā)生了質的飛越,迎來大發(fā)展時代。

  一粒粒在潤鹽大地綻放的麻椒,與代代賡續(xù)前行的鹽源人見證了不同的際遇與機緣。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不折不撓的艱苦奮斗精神,不肯向命運低頭的何巫各尤其是這樣。

何巫各一家人其樂融融采摘花椒。(鹽源縣委宣傳部供圖)
何巫各一家人其樂融融采摘花椒。(鹽源縣委宣傳部供圖)

  1999年擔任上村民小組長的何巫各,開始在當時的鹽井鎮(zhèn)、梅雨鎮(zhèn)、雙河鄉(xiāng)、干海鄉(xiāng)、下海鄉(xiāng)等了解到花椒發(fā)展的勢頭,隨后又參加了縣里組織的花椒栽培、管理等各種學習培訓,逐步意識到發(fā)展花椒產業(yè)“一定很有奔頭”。于是,他在自己最初的小小二畝地上,“拔出玉米、刨出土豆”,干起了發(fā)展花椒的事業(yè)。

  當時,縣里也積極推廣花椒種植,林業(yè)局開始苗圃育苗花椒和或是從零星育苗戶那里購買花椒苗無償發(fā)放給全縣種植戶種植。因為了解到花椒產業(yè)必是鹽源農戶的一種致富出路,作為村民小組長的何巫各積極奔走到各戶去宣傳,并鼓勵村民種植花椒。

種植大戶何巫各對收成信心滿滿。(鹽源縣委宣傳部供圖) 作者
種植大戶何巫各對收成信心滿滿。(鹽源縣委宣傳部供圖) 作者

  到了2002年,何巫各家的花椒有了很大的收成,花椒價格一路上漲,他把賺來的錢繼續(xù)更換更大的土地,花椒種植規(guī)模實現(xiàn)“翻翻兒”。隨著村民們感受到何巫各家的增收致富,以及了解到縣政府出臺的各種發(fā)展花椒的惠民政策,村民們開始自發(fā)的大量種植花椒,花椒樹“漫山遍野”出現(xiàn)在鹽源各鄉(xiāng)鎮(zhèn)。到2007年底,鹽源縣經(jīng)濟林木普查時,全縣花椒基地面積已達到9萬畝;何巫各家的的花椒地已達30畝,他實現(xiàn)了第三次土地的更替,每年光花椒產值就達15余萬元。

  隨著椒農的增多,鹽源花椒產業(yè)迅速崛起。截至2020年底,全縣已有紅花椒49.6227萬畝花椒,掛果面積27.408萬畝,產量達到5927萬斤,產值達到3.7667億元;有青花椒32.5902萬畝,掛果面積18.6355萬畝,產量4145萬斤,產值2.9856億元。

  此時的何巫各家,兩輛汽車停放在自家院壩,一輛用于農務、一輛用于外出。岔河村的村民也都競相發(fā)展花椒,各個成了種植花椒的行家。

  第一次種植花椒的何巫各,也曾面對許許多多種植難題。種植花椒對他而言,是一次次的失敗、探索,對鹽源椒農而言,是一代代人的接力奮斗。

  最先栽種的苗子是何巫各從鹽源各地買來,后來聽說冕寧縣有花椒苗,他又到那邊買了些回來栽種;知道漢源花椒好,他一有錢就拿錢購買好的種苗。了解到花椒更適合坡地種植,就置換土地讓花椒更好成長;知道花椒管理修剪、施肥、水分樣樣不可缺少,就購買高質量肥料、動力強勁的抽水機確;ń烦砷L的每一步都不缺“精細化的管理”。

  “就拿剪枝來說,在前期種植的花椒中,我吃虧慘了!眲傞_始種植花椒的何巫各認為各種樹木的修剪都一樣,枝丫多時,就直接從底部粗壯的枝干減掉。沒想到了第二年,花椒樹直接干死,部分花椒樹也沒能成活。到了下一年,他又補栽上,并一一分析、尋找頭年花椒栽種失敗的原因。以此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率先成了村里栽種花椒的行家。

  “花椒的施肥分為基肥與追肥,基肥能夠促進花椒樹體花芽分化,恢復樹勢,為花椒高產打下基礎。一年我們主要施肥兩次,在果實膨大期進行追肥,按照每株追施1.0千克過磷酸鈣與0.3克尿素的用量進行追施……這樣一來,次年的果穗不斷增大,還能有效促進新梢的生長!痹诖迕裼龅椒N花椒難題的時候,村民也總能在他那里找到根治辦法。

  與此同時,為了提質鹽源產業(yè)發(fā)展,2019年,林業(yè)產業(yè)扶貧項目在全縣30個鄉(xiāng)鎮(zhèn)開展了每鄉(xiāng)鎮(zhèn)1期120人左右的“核桃、花椒技術能手培訓”。2020年林業(yè)產業(yè)扶貧項目“100個村級核桃、花椒標準化示范推廣點并配套初加工設備”完成300萬元物資發(fā)放,四輪600場,9000人次的培訓。經(jīng)過類似多次的科技培訓,讓鹽源花椒種植戶在生產技術環(huán)節(jié)發(fā)生了質的飛越,鹽源花椒迎來了“又大、又紅、又麻、又香”的時代,鹽源花椒紅遍漫山,麻香四海。

  二十多載,在何巫各一家致富的奮斗故事中,能夠看到一代又一代鹽源椒農團結一致、艱苦奮斗的實干追求。

  正值鹽源花椒收獲季,何巫各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在花椒園里采摘著花椒。到了用餐時間,何巫各家敞亮的飯桌上,他的兒子呈上手藝——全家人最愛吃的“麻婆豆腐”。麻香沁潤了一家人的心田,也更加點亮潤鹽大地的花椒舞臺。(完)

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本網(wǎng)或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本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