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zjj > 中新網(wǎng)四川

北川:探索“研學+農(nóng)文旅”融合發(fā)展新路子
2024年04月19日 15:43 來源:中新網(wǎng)四川 編輯:祝歡

  中新網(wǎng)四川新聞4月19日電 (張延)春暖花開季,研學正當時!把袑W”就是為了將各領域中晦澀難懂的知識,用學生們看得見、摸得著的方式進行傳授,讓孩子走出課堂,走進科技、回歸大自然。

  而北川正是依托其豐富的研學實踐資源,以“研學+”為發(fā)展新模式,在已經(jīng)建成的近10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基地(營地)里,將民族文化、大愛文化、紅色文化、現(xiàn)代科技等融入50余個研學實踐課程中,走出一條集觀光、休閑、體驗為一體的研學旅游新路子。

   學生觀摩羌繡非遺技藝。 北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學生觀摩羌繡非遺技藝。 北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給非遺文化傳承注入新活力

  羌家兒女繡羌繡、喝咂酒、編草編、轉山會……在綿陽北川綜合實踐教育基地,一個個情景式羌族文化項目生動呈現(xiàn),叫人目不轉睛!拔以谶@里體驗了羌繡,喝到了羌茶,我覺得羌族文化非常有魅力!苯吞蕉×昙壎鄬W生王雨軒說。

  北川作為全國唯一羌族自治縣,禹羌文化底蘊十分濃厚。而綿陽北川綜合實踐教育基地,正是結合北川獨特的禹羌文化資源,開發(fā)出羌繡、推桿、舞龍、押枷、抱蛋等一系列極具禹羌文化特色的研學項目,給來此研學的師生們帶來沉浸式體驗。

  “我們就是想讓學生在濃厚的羌族文化氛圍里,進一步了解羌族的民風民俗,感受羌族文化的魅力!本d陽北川綜合實踐教育基地負責人李勝表示,該基地就是要通過沉浸式的體驗,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增強文化自信。

  體驗羌族文化。 北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體驗羌族文化。 北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北川擁有羌年、羌繡傳統(tǒng)刺繡工藝、羌族水磨漆藝等國家級、省、市、縣四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08項,有省、市、縣3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244名。

  如何讓非遺文化傳承迸發(fā)出新的活力?北川的答案是依托這些非遺文化資源優(yōu)勢,完善非遺體驗基地、非遺工坊、展示廳等設施,進一步增強互動演示和體驗教學,搭建起集非遺基地、保護傳承、研學培訓于一體的實踐教育平臺,讓非遺文化在青少年內心埋下“種子”,鮮活地傳承下去。

  依托產(chǎn)業(yè)特色共筑航天夢想

  “以后我要更加努力學習航空知識,長大后成為一名為祖國航空飛行事業(yè)做貢獻的科學家!痹诰d陽飛行職業(yè)學院航空主題研學基地里,來自綿陽西山路小學和綿陽江油市堅勇五二一實驗小學的700余名師生許下了自己的“航天夢”。

  研學基地的上方,北川永昌機場停機坪上,一架架通用飛機正在等待翱翔。依托通航產(chǎn)業(yè)特色,北川通過“研學+”的形式,將愛國主義教育、航空文化科普、航空知識教學與航空模擬體驗緊密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們走進航空文化、了解航空精神。

  高空緊急逃生訓練。 北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高空緊急逃生訓練。 北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課程設置上,基地設置了《直升機空中懸停觀摩》《解密航空發(fā)動機與黑匣子》等特色課程。這樣的課程,可以讓學生了解、學習航空知識,還能通過制作航模、情景化互動等環(huán)節(jié),體驗從設計到飛行的全過程。

  據(jù)悉,綿陽飛行職業(yè)學院航空主題研學基地自2019年以來,持續(xù)開展中小學生航空主題研學、夏令營、親子游、公益科普等活動,其開發(fā)的“航空科技”“民航安全”“民航素養(yǎng)”“羌文化體驗”四大體系,34門科普課程受到研學團隊關注。近一年來,已接待各類研學活動學生3.5萬余人次。

  在大自然中體驗羌茶文化

  在曲山鎮(zhèn)玉皇山村茶園,來自綿陽的百余名幼兒園小朋友當起了“小茶農(nóng)”,一雙雙小手在茶芽間“精挑細選”,小小的籮筐里雖然茶葉不多,但卻“愛心”滿滿!拔医裉煸谶@里采了茶,我要拿回家給爸爸媽媽喝。”小朋友們激動地說。

  小朋友的歡聲笑語充滿了整個茶園,在這里,不僅體驗了采茶的樂趣,還將在老師傅的帶領下了解茶文化、制作出茶葉。

   學習炒茶制茶。北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學習炒茶制茶。北川縣委宣傳部供圖

  “在大自然中體驗勞作的樂趣,對于孩子們來說是一次動手能力的提升,也是一次很好的勞動技能課!彪S隊老師表示,這樣的研學活動,能夠幫助孩子們在實踐中樹立起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北川種茶歷史悠久,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種茶制茶歷史,現(xiàn)有茶葉面積9.2萬余畝。眼下正值采茶旺季,北川多個茶園與校企結合,共同做研學活動。目前已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學生及團隊200余批次,超6萬人次。

  把發(fā)展研學旅游作為持續(xù)深化全域旅游、推動旅游業(yè)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是北川探索旅游發(fā)展的新路子。依托這樣的新思路,2023年以來,北川開展研學實踐活動近1000場次,參加活動的中小學生近20萬人次。(完)

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本網(wǎng)或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本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