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hms > 成都日報

成都疾控發(fā)布考期營養(yǎng)注意事項
2023年06月06日 10:08 來源:成都日報 編輯:曹惠君

  隨著高考、中考的臨近,緊張的學習氣氛日漸彌散開來。為了保證考生在考場上能出色發(fā)揮,不少家長朋友在后勤保障上可謂使出了全力,動足了腦筋。

  今天,成都市疾控中心發(fā)布考期營養(yǎng)注意事項,對如何科學地為考生做好飲食保障給出了8條專業(yè)建議。

  平衡膳食是總原則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以及《中國學齡兒童膳食指南(2022)》是身體健康的考生應當遵循的總原則。

  日常飲食要做到以下幾點:食物多樣,谷類為主;多吃蔬果、奶類、大豆;三餐合理,規(guī)律進食,培養(yǎng)健康飲食習慣;合理選擇零食,足量喝水,不喝含糖飲料;不偏食節(jié)食,不暴飲暴食,保持適宜體重增長。

  不要刻意改變飲食習慣

  身體對飲食習慣的適應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突然的改變會造成身體不適。就算學生平時飲食習慣不好,也不要在考期大刀闊斧地糾正。

  如果考生平時不喜歡喝牛奶,那么最近也不是非喝不可;如果考生一直都有些偏食,不愛吃蔬菜,那么最近就不要非逼著他吃大量蔬菜;如果原來一直肥胖,那么這些天也就不要節(jié)食減肥了。

  平時孩子沒吃過的東西,或者是吃了之后有不良反應的食物,無論多美味,多有營養(yǎng),都盡量不要給孩子吃,避免引起食物過敏和食物不耐受。別說是全身起疹子瘙癢難耐,就算是肚子微脹氣,也會影響考試時集中注意力。

  減少在外就餐次數(shù)

  一日三餐最好由家長親自選購食物制作?计谡幭募,細菌的繁殖速度非?,很多小攤小販、不正規(guī)的餐館食品衛(wèi)生問題多發(fā)。涼菜中大腸菌群超標的情況十分常見,熱菜中的原料也有變質的可能。如果一定要在外就餐,盡量不要點涼菜,降低食品安全風險。

  注意家中食品安全問題

  在家里吃飯,一定要注意儲藏和烹調中的安全問題。菜板、菜刀、碗筷等一定要生熟分開,接觸了生肉、生雞蛋殼之后,手一定要洗干凈才能處理其他食物。

  食物吃不完要及時冷藏保存,冷藏室要做到生熟分開。從冰箱拿出來后必須徹底加熱再吃。冷凍室也不能忽視,冰淇淋、雪糕等直接入口的冷食,絕對不能和生魚生肉放在同一層。

  科學“補腦”

  “補腦”是一種通俗的說法。從營養(yǎng)學的角度看,有些營養(yǎng)素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磷脂、維生素A、維生素C、B族維生素和鐵、鋅等礦物質對維持大腦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的確非常重要。

  適當選擇富含上述營養(yǎng)素的食物,如雞蛋、牛奶、瘦肉、魚蝦類、粗雜糧、豆類和堅果(如核桃、杏仁、花生、榛子等)以及新鮮蔬菜、水果等都是可取的,但前提一定是建立在平衡膳食的基礎上。

  保持血糖穩(wěn)定

  高強度備考狀態(tài)下,大腦活動所需能量增加,而能量主要來自血糖的持續(xù)供應。過于精細的食物容易造成血糖大幅波動從而影響大腦的活動。

  要想穩(wěn)定血糖,讓能量在兩餐之間穩(wěn)定釋放出來,須注意用高蛋白食物和堅果來配合主食一起吃。例如早餐,先喝一杯濃豆?jié){或牛奶(前提是沒有乳糖不耐受和脹氣問題),再吃兩個菜包(其他主食亦可),加一個雞蛋,早餐質量就非常好。

  有些考生不吃早餐或吃得很少,會造成低血糖,出現(xiàn)心慌出汗、面色蒼白、虛脫等現(xiàn)象,嚴重時還有意識障礙。因此,考生一定要吃好早餐,絕不可空腹參加考試。

  早餐蔬菜攝入不足,午餐時可先吃一碗蔬菜(比如各種綠葉菜,以及蘑菇類),再用其他蔬菜和高蛋白的魚肉蛋類配合米飯、饅頭等主食一起吃,能更好地維持血糖的正常水平,讓大腦在下午有持續(xù)的能量供應。

  少量多次喝水

  身體需要及時補充足量水分,足量水分能保障大腦迅速恢復清醒狀態(tài),提高學習能力。例如白開水、綠豆湯等。要注意避免喝糖分高及含酒精的飲品。少量、多次飲水,可以在每個課間喝水100~200毫升左右,不要感到口渴時再喝。

  保持良好的睡眠

  保證大腦有充分的休息時間,用最佳狀態(tài)應對第二天的考試。

  晚餐很重要,晚餐吃得過多,過于油膩,既不利于晚上的學習,更不利于睡眠質量。晚餐也不要吃得太少,因為那樣會有饑餓感,只需要烹調時清淡少油,多吃各種蔬菜,米面主食減到八成,或者吃些雜糧主食即可。這樣餐后不會昏昏欲睡。晚上如擔心有饑餓感,可在21點左右喝杯酸奶當夜宵。

  特別提醒

  在臨近大考的時候,千萬不要執(zhí)著于找到某種“通過飲食來提高智商”的方法。人的智商是不會在幾天中發(fā)生變化的。能夠在現(xiàn)有智商水平上,科學搭配飲食、均衡攝入,通過良好的身體、情緒狀態(tài)來保證最好的發(fā)揮水平,才是明智的做法。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 記者 曹宇陽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