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hms > 成都商報

享受樂趣和個性 學縫紉成為年輕人的新寵
2023年12月04日 09:36 來源:成都商報 編輯:曹惠君

  “縫紉最大的妙處就在于可以把自己腦海中的事物變成真實穿在身上的衣物”

  近期,年輕人上夜!耙徽n難求”引發(fā)熱議,而在周末,也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涌入縫紉培訓班的學習中。為何這種極富年代感的手藝成為年輕人的新寵?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學習者中有些是想體驗裁縫的樂趣,有些則是出于職業(yè)發(fā)展的需要。

  一位受訪者對記者表示,“縫紉最大的妙處就在于可以把自己腦海中的事物變成真實穿在身上的衣物!绷硪晃皇茉L者從事Cosplay(角色扮演),身邊小伙伴有些擅長道具,有些擅長化妝,她就自學縫紉制作服飾。上海一位縫紉培訓課程的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除了興趣愛好,“年輕人學習縫紉,也可以多一些技能和生活感悟,豐富個人成長。”據(jù)其介紹,現(xiàn)在報名學習的人數(shù)正在慢慢變多。

  設計與眾不同的衣服 有樂趣和成就感

  談起學習縫紉的初衷,家住內(nèi)蒙古的“90后”周因向記者介紹,“最開始想給家里的小狗做些口水巾和衣服,后面想家里如果有衣服需要修補也可以用得上,于是便買了縫紉機!敝芤蚍Q,“自己搭配設計并做出想要的東西會很開心,就和小時候給娃娃做衣服一樣,有很多樂趣和成就感,自己也想動手做一件蒙古袍。”

  而來自四川的“95后”女生小滿談到自學縫紉時向記者說道,“因為喜歡Cosplay(角色扮演),但角色服裝賣得很貴,所以自己找課程摸索著去學縫紉!彼f身邊的小伙伴有些擅長道具制作,有些擅長化妝,而自己學習縫紉后可以制作Cosplay的全套服飾,有時還會接其他單子。小滿稱現(xiàn)在自己非常享受縫紉的過程。

  江西的“90后”瑩瑩主業(yè)是名攝影師,她學縫紉的初衷是想做些漂亮的小裙子和頭巾等服飾,以方便給客戶拍照。她報了兩天的線下課程,本想著學縫紉的人不會多,沒想到去了之后發(fā)現(xiàn)大部分都是年輕人,摤撓蛴浾弑硎,自己如今可以做些夏裝,包包和發(fā)圈這些也比較容易上手,但冬裝還沒怎么接觸,每次看到自己親手制作好的服飾就有很強的成就感。

  同是攝影師的“95后”張同學也學習過縫紉,她向記者表示,在和朋友一起做寫真工作室的過程中,感覺市面上的衣服很多人都拍過,所以自己就想設計與眾不同的衣服,“這樣拍出的寫真也是獨一無二的”。因為自己有很多方面的嘗試和學習,張同學表示“縫紉和其他事物不一樣的地方在于它可能比較考驗耐性,畢竟一坐就是一天,但這種創(chuàng)意性工作自己還是非常喜歡和享受!

  也有多位寶媽向記者表示,學習縫紉是出于興趣,也可以豐富日常生活。廈門的一位“90后”寶媽林女士稱自己非常喜歡手工,相比其他愛好而言,“縫紉可以把自己喜歡的東西真實地做出來,方便生活也取悅自己。”林女士說,目前除了女兒的校服,平時家里大部分衣服都是自己做的,也會做些沙發(fā)套定期換新。林女士是在懷孕期間自學的縫紉,包括女兒剛出生時的包被、小毯子、睡袋都是自己做的。

  課程負責人:報名人員不斷增多 縫紉可豐富個人成長

  多名開設縫紉培訓課程的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現(xiàn)在學習縫紉的年輕人確實越來越多。成都一位縫紉培訓課程負責人稱,現(xiàn)在學縫紉的主要集中在年輕人、全職媽媽和退休人員,“其中年輕人占比最大,大多在二三十歲上下,他們中大部分是出于興趣愛好,也有不少年輕人想擁有一技之長,提升自己技能,或是有創(chuàng)業(yè)需求!

  一位在上海開設縫紉培訓課程的負責人向記者說明,“自己的工作室在今年開設了兩類線下縫制基礎課程,一種是周一到周五的長期班,一種是周末的興趣班,其中長期班報名的人數(shù)比較少,一般是寶媽和退休人員占比較大,周末一般是年輕人來得比較多。”

  上述負責人介紹道,大部分年輕人周末會在這待上三四個小時,基本都是為體驗縫紉的樂趣,也可以多一些技能和生活感悟,豐富個人成長。同時該負責人表示,“因為是今年剛開辦的課程,能感覺到最近報名的人數(shù)與剛開始相比在慢慢變多。”

  對于年輕人利用業(yè)余時間學習技能的熱潮,有專家表示,一些看似為“無用之用”的課程,受到身處職場的年輕人追捧,折射的是終身學習的魅力。終身學習并不是追求功利的考證、升學,而是為拓寬視野、充實生活。(文中人物為化名)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盧燕飛 實習生 丁莉莉

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版權(quán)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本網(wǎng)或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quán)均屬于中新社,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quán)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quán)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本網(wǎng))"的作品,均轉(zhuǎn)載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nèi)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