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whty > 華西都市報

在西周或更早,四川已與關中有交流
2022年06月09日 10:58 來源:華西都市報 編輯:曹惠君

  都說“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但1976年出土于陜西寶雞周原遺址的西周初年鳳雛甲骨文中,卻赫然出現了“伐蜀”“克蜀”字樣。距離周原遺址很近的弓魚(讀作yú)國墓地,也出土了具有典型蜀文化特色的器物。

  在西周時期,蜀與中原地區(qū)有沒有交流?這種交流在考古發(fā)掘中是否被證實?5月下旬,曾參與周原遺址發(fā)掘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徐良高在接受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考古中國”報道組記者采訪時說:“很多人都以為蜀道是天塹,難以跨越,其實不是。從新石器文化時代,四川與關中地區(qū)可能就有聯系了,這種聯系到了周代更多。無論是從文獻、考古,還是從金文(鐫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上,我們都能看到!

  褒斜道、子午道

  可能為出蜀通道

  除了周原遺址出土的甲骨文出現“蜀”字外,徐良高說,《尚書》中也明確記載了蜀與周的往來。根據《尚書·牧誓》記載,在周人伐商的決勝戰(zhàn)牧野之戰(zhàn)中,一共有8支來自其他國家的軍隊參與其中,分別是“庸、蜀、羌、微、髳、盧、彭、僰八國,皆蠻夷戎狄”!笆瘛蔽涣衅渲小!度A陽國志》對此也有記載:“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雖然記載中的“蜀”是否是指位于四川盆地的古蜀還存在爭議,但有學者基于“武王伐紂,前歌后舞”提出,“前歌后舞”或許就與蜀地的巫神文化有關,其實質是一種威懾敵人的方式。由此可從側面證明,此“蜀”或是位于四川地區(qū)的古蜀。

  “早期蜀文化中的一支,可能和周人關系比較好,就參加了伐商戰(zhàn)爭。這些人被周人安排或者自愿定居寶雞,距離周原遺址非常近,因此這里出土了很多有著典型蜀文化特征的文物,比如出土的兩個青銅人像,就與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人像很相似!毙炝几哒f。

  這兩尊青銅人像出土于周原遺址附近的弓魚國墓地。弓魚國墓地位于陜西省寶雞市茹家莊,這里是分隔四川與陜西的秦嶺北麓。據徐良高介紹,在秦嶺有著多條古道,自古便是連接關中地區(qū)與蜀地的通道,例如褒斜道和子午道。

  “褒斜之道,夏禹發(fā)之!卑钡酪蚱浔比肟谠诿伎h斜谷口,南出口在漢中褒谷,故稱褒斜道。子午道出現時間稍晚一些,“高祖受命,興于漢中,道由子午”,根據東漢摩崖石刻《石門頌》的記載,當年漢高祖劉邦接受項羽之封前往漢中時,經由的便是子午道。在徐良高看來,這也許就是當年蜀人出川或中原地區(qū)通往蜀中的一個途徑。

  必備的交通條件增強了蜀與中原之間交流的可能性。徐良高說:“弓魚國墓地屬于大范圍的王畿(周王直接控制區(qū))范圍內,它出土的兵器如三角援銅戈,具有很多典型蜀文化特征。很多人認為那是周與蜀地文化交流的典型,我也很贊同!

  弓魚國的“弓魚”字

  與三星堆金杖圖案遙相呼應

  弓魚國的“弓魚”字,是由“弓”和“魚”字組合而成。出土于三星堆遺址的金杖上,同樣出現了魚以及類似于弓箭的造型。

  1980年,該金杖出土于三星堆一號祭祀坑,是目前已出土同時期金器中,體量最大的一件。金杖內部原本的木杖已經炭化,出土時僅存包裹木杖的金皮。金杖的一端有三組圖案,其中兩組圖案均是背部相對的鳥和魚,在鳥的頸部和魚的頭部疊壓著一支箭狀物。因為這樣的“巧合”,弓魚國墓地的主人被認為可能來自蜀地。

  在弓魚國出土的青銅器上明確記載著,這位可能來自蜀地的弓魚伯,有一個名叫“井姬”的妻子。據文獻記載,井國是周朝姬姓諸侯之一,與周王室的關系密切。由此可以推斷,這是一名來自姬姓的周王室家族成員。

  寶雞市茹家莊有多座大型古墓葬,據出土青銅器上的銘文顯示,規(guī)模最大的一座屬于弓魚伯。器物的形制顯示,其年代大約在穆王時期。這一座墓葬的東側還有一座墓室,與弓魚伯墓葬屬于異穴合葬墓。在這座墓葬中出土的青銅器銘文上,刻著“弓魚伯匄井姬用盂鍇”,大意為該器物由弓魚伯為井姬制作,可見該墓葬屬于弓魚伯的夫人井姬。

  井國是周朝姬姓受封諸侯國之一,與周王室的關系密切。弓魚國與井國的通婚,或許就體現了西周對各諸侯國的管理態(tài)度和方式!叭绻覀兂姓J弓魚國是蜀文化的一支,那弓魚國墓地就是典型的姬姓與非姬姓聯姻的反映。這是更典型、更密切的聯系!毙炝几哌@樣解釋弓魚伯與井姬聯姻背后的意義。

  關于弓魚國的研究,還有很多的未解之謎。這一支神秘的部族,并沒有文獻記載,所有的信息都來自對出土文物的研究。弓魚國究竟是來自四川盆地的蜀地還是來自漢中,至今沒有定論。但是弓魚國的存在,或許已經說明蜀和周之間存在著文化交流,甚至是聯姻的關系。

  “還有若干個遺址,比如陜西鳳縣龍口遺址中,既可以看到蜀文化的一些典型器物,也可以看到周人的陶器。在這些遺址里,我們都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兩地文化溝通的脈絡。早期沒有太多的文獻記載,但是隨著考古工作的不斷推進,以后會有越來越多、比較清楚的證據呈現,兩地的聯系應該是存在的!毙炝几哒f,考古工作的不斷推進,或許能夠彌補我們對于先人的追尋和發(fā)問。這種不斷探尋的精神,是國人自古就有的。就像蜀道再難,也擋不住蜀人出川的決心;蜀道再險,也阻擋不了溪流匯向中華文明之大河的趨勢。(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劉可欣)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