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whty > 中新網(wǎng)四川

成都溫江:為上藝術夜校的市民“留燈”又“留位”
2024年08月09日 11:48 來源:中新網(wǎng)四川 編輯:祝歡

  中新網(wǎng)四川新聞8月9日電(祝歡)時下,全國各地悄然出圈的“夜校風”,也吹到了成都溫江。曾流行于上世紀80年代的“夜校潮”,正成為溫江人“組團充電”、解鎖新技能的新潮流,甚至“一課難求”。

  近日,剛吃過晚飯的楊思迫不及待趕往天府街道“楊柳風”留燈書屋,當晚是“留位藝術夜!に嚂荨钡牡谝惶谜n,她將在這度過充實的一個半小時!捌匠N揖拖矚g買花,但沒有學過插花,買回來就放進花瓶里,看起來亂糟糟的。前幾天看到文化館要開花藝課,馬上就下手‘搶’了一個名額!”楊思表示。

  在“楊柳風”留燈書屋開展的花藝課。溫江區(qū)文廣體旅局供圖
在“楊柳風”留燈書屋開展的花藝課。溫江區(qū)文廣體旅局供圖

  當晚,在“楊柳風”留燈書屋,12位像她這樣的“上班族”“學生族”跟著花藝培訓老師熊婭,認真學習傳統(tǒng)花藝。除了零基礎的“小白”,也有抱著“進修”目的來的!拔矣心敲袋c基礎,但自己覺得缺少造型美感,這次有專業(yè)老師教學,正好get這項新技能!碧旄值黎麂鐓^(qū)的黃女士說道。

  距離“楊柳風”留燈書屋4公里外,“河嶼”留燈書屋里,20名年輕人正在上手機攝影及視頻剪輯課。課前,授課老師楊承浩請學生分享來“夜!钡哪康。大家暢所欲言,有為了記錄寶寶成長的,有為了給另一半拍美照的,還有為了拍下家庭幸福時光的……英語教師徐臘梅是抱著“充電”目的而來,她說:“我除了教學,還要做些學校宣傳工作。學習攝影和視頻制作技巧,可以用到工作中。”

  為了讓市民群眾在業(yè)余時間有新追求、好去處,溫江區(qū)聚焦市民群眾學習、工作、生活中的現(xiàn)實需求和興趣愛好,打好服務時間差,專挑晚間時段面向18到55歲的中青年人群開設藝術課程,依托24小時“留燈書屋”開辦“留位藝術夜!薄

  “‘留位’意思是公益藝術課堂為您留一個位置。”據(jù)溫江區(qū)文化館館長賴羽介紹,“夜校的課程設置豐富多樣,包括藝課堂、藝享堂、藝書屋、藝趣堂以及藝殿堂等多個板塊,涵蓋了器樂、舞蹈、書法、美術等十多個藝術門類。”其中,藝趣堂還衍生出“留位·‘趣’夜!弊悠放疲滋脩敉饨治梵w驗課于8月8日啟動!傲粑弧ぁぁ剐!币劳袦亟瓍^(qū)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呈現(xiàn),課程設置突出一個“趣”字,除了街舞還有戶外運動、非遺體驗、國漫cos、寵物照料等,更加對“胃”年輕人。

  白天上班,晚上學藝!傲粑凰囆g夜校”自開課以來實力圈粉,有的課程“60秒內(nèi)就搶光”!跋衩缞y、插花等課程都非;鸨,報名全靠‘拼手速’!辟囉鹫f道。

  藝術夜校豐富了留燈書屋的“打開”方式。2022年,溫江區(qū)首批24小時“身邊的圖書館”——留燈書屋正式亮相。這也是溫江創(chuàng)塑“留心”文化品牌,打造高品質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之路的開端。截至目前,已有“異己”“視閾”“鳴謙”“智閱”“仙境花園”等28座充滿詩意的留燈書屋鑲嵌在河濱、綠地、閑置空房等“金角銀邊”,真情服務每位“夜讀人”。

  隨著時間推移,“留燈書屋”已成為溫江的文化新地標,僅今年1-6月就接待市民3萬余人次!盁o論多晚,這里為我留燈!笔忻竦脑u價最能說明書屋帶來的溫暖,許多溫江人在此度過了美好的閱讀時光。

  留燈書屋取得“開門紅”,“留心”文化品牌探索步履不停。2023年,寓意“留一盞燈健康鍛煉”的留煉運動場又在市民的期盼中“開門”。為滿足市民就近、便利參加體育健身活動的需求,溫江區(qū)在有條件的學校實行“一場雙門”,在學校體育場中設置兩個進出通道,向社會公眾開放田徑場、籃球場、足球場等場地資源,配套廁所、更衣室、儲物室、健康小屋等設施,打造家門口的共享運動場。

  在“留煉運動場”,志愿者為市民開展健身指導。溫江區(qū)文廣體旅局供圖
在“留煉運動場”,志愿者為市民開展健身指導。溫江區(qū)文廣體旅局供圖

  截至目前,“一場雙門”開放校園已達15所,輻射368個小區(qū)28萬市民。一片運動場兩扇門,也為社會力量的加入打開了“大門”。為解決場地管理問題,溫江區(qū)探索“合伙人”機制,畫像尋找“懂體育、有愛心、會運營”的合伙人,讓場地有了“安全員”“管理員”“指導員”。同時還引入羽毛球、籃球等協(xié)會合伙人向市民提供專業(yè)的運動培訓服務,組建170余人的志愿者合伙人開展無償健身指導服務。今年以來,入場鍛煉已近9萬人次。

  夜校、書屋、運動場,不僅是溫江這座城市充滿溫情活力的真實寫照,也是溫江人積極向上精神風貌的展示窗口。近年來,溫江區(qū)精準識別需求側,抓住居民年齡結構不同、工勤時差不同、城鄉(xiāng)需求不同等差異因素,優(yōu)化調(diào)整供給側,探索實施“留心”文化系列服務,初步形成貼近群眾、覆蓋城鄉(xiāng)、鏈接晝夜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市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在全區(qū)推動形成“溫江一家親”的濃厚社會氛圍。

  “我們將持續(xù)推進‘留心文化’服務創(chuàng)新,以高品質的文化供給,助推公共文化服務提升,為市民提供更多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選擇,讓留位藝術夜校、留燈書屋、留煉運動場這些具有鮮明溫江特色的文化服務項目更加留得住人心。”溫江區(qū)文廣體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完)

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本網(wǎng)或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本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nèi)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