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bwbd > 中新網四川

瀘州敘永:回望脫貧摘帽路 譜寫鄉(xiāng)村振興新篇章
2021年12月08日 13:46 來源:中新網四川 編輯: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網四川新聞12月8日電 (鄒雪)枧槽村地處瀘州市敘永縣摩尼鎮(zhèn)南部邊緣,村中心點距鎮(zhèn)政府所在地13公里,距縣城60多公里,地處觀興鎮(zhèn)、赤水鎮(zhèn)和摩尼鎮(zhèn)三鎮(zhèn)交界處。此前因地處高寒山區(qū),交通不便,資源匱乏而發(fā)展落后。脫貧攻堅開始后,確定枧槽村為敘永縣應急局定向幫扶村之一。2018年2月,敘永縣應急局選派優(yōu)秀干部任繼富前往枧槽村擔任第一書記,并明確12個幫扶干部開始了結對幫扶。

 在枧槽村文化廣場玩耍的小孩。鄒雪 攝
在枧槽村文化廣場玩耍的小孩。鄒雪 攝

  走村串戶,腳步丈量民情。貧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枧槽村因地理位置受限,交通不便,資源匱乏,全村下轄5個社,建檔立卡貧困戶70戶305人。村民常年以種植玉米、烤煙,養(yǎng)殖生豬、肉牛為生,外出務工成為群眾最大的經濟來源,村里剩余勞動力少。

  “老輩子,你家?guī)卓谌,收入是好多,主要生活來源是什么……”在枧槽村支書趙光林帶領下,各幫扶人入村后開始了走村串戶的實地調研工作,對村容村貌、環(huán)境衛(wèi)生、基礎設施、經濟來源、致貧原因、產業(yè)基礎等問題進行實地摸底,挨家挨戶走訪,收集相關信息資料,宣傳扶貧政策,聽取群眾聲音,將村情民意分類整理在案,把摸底信息作為枧槽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的突破口。

  “那段時間,晨曦朝露去,披星戴月歸成了我的生活常態(tài),早上早早出門,有時天黑才回來,有些貧困戶家車子開不過去,需要走田埂、爬陡坡,回到家腳都磨破皮了,好在,努力是有用的,實地調研深入了解到貧困戶所需這對我后面的扶貧工作有著大作用!睅头龈刹繌埥苌钣懈杏|。

  “我們現在不用再擔心總是停水停電了,不用擔心沒有水淘米,電力弱帶不動電飯煲了……”生活質量提高,正在準備午飯的村民吳仕霞打心眼里高興。枧槽村之前唯一的水源建在5公里外的高山,雨季水渾濁,冬季總是停水,水源不穩(wěn)定,解決飲水難問題是枧槽村脫貧奔康路上的第一座大山。為此,敘永縣應急局在深入考察了解相關情況后,組織幫扶責任人和村兩委一起上山實地調研勘察水源,測量引水路線,整合數據,及時把缺水問題向水務部門反映,積極向上爭取資金約100萬元完善了野貓洞供水站、爭取了野貓洞水庫治漏項目、枧槽一社飲用水項目、野貓洞水庫飲用水項目等4個項目,徹底解決了枧槽村飲水難的問題,讓灌溉用水得以保障,每家每戶都能夠飲上放心水。

  供電線路老化,電壓不穩(wěn),經常停電一直是枧槽村居民心中的一個痛點。為解決用電難,當時的駐村第一書記任繼富同一起幫扶的“黃幺伯”黃光勇一起將用電問題上報縣應急局,縣應急局協同供電公司項目負責人踏遍了每一處電桿安栽點,制定詳細施工方案,組織幫扶干部和村兩委協調線路改造中碰到的難題。在不懈努力下,枧槽村農村電網改造項目得以提前實施,所有農戶用上了“放心電”,枧槽村正式翻越用電難這座大山。

  翻過一座山還有一座山,經過繞山而建的公路還有一段破碎坑洼的泥濘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腿泥……這是枧槽村給人的第一印象。之前的枧槽村緊靠一條盤山公路與外界連通,全村內只有3.5米寬的水泥硬化路面不足2公里,路窄且短,交通落后導致枧槽出行難,更是遏制了枧槽脫貧奔小康。要致富先修路,要脫貧先建路。縣應急局幫助向上爭取項目資金200余萬,將原本3.5米寬的狹隘道路拓寬到6.5米,并硬化擴建了枧槽村活動室至納黔高速白土嶺收費站的公路,現在的枧槽村10分鐘就可以直達納黔高速。目前,全村到各社的路已全部完成硬化,徹底改變村民口中的“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隔山能喊話,走攏半天多”這一局面。

  志智雙扶,筑牢脫貧之基。扶貧扶志,弱鳥可望先飛。枧槽村要想摘掉“窮帽子”,就必須戒掉“懶性子”,栽下“搖錢樹”,疏通“產業(yè)路”。扶貧之初,有些村民依舊保持“等靠要”思想,甚至把當上貧困戶看成一件“吃香”的事。為此,縣應急局幫扶責任人對癥下藥,每次入戶都加強思想上的脫貧宣傳,引導群眾知足、爭氣、感恩。

  “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在家門口就可以就業(yè)了,既能掙錢又能養(yǎng)家,娃兒也不用當留守兒童了,這一切都要感謝政府,感謝黨的好政策!贝迕裎氖讼榭筐B(yǎng)殖生豬,年收入達8萬月元。前期調研顯示,枧槽村沒有主導產業(yè),村集體收入幾乎為零,縣應急局立足枧槽村實際,引進李子項目,目前全村已完成500多畝李子栽植,帶動近30余農戶參加,預計2022年,全村李子產業(yè)每年收入將達到100萬元以上。同時發(fā)展養(yǎng)殖業(yè),枧槽村發(fā)展養(yǎng)殖大戶近20戶,年出欄生豬20000余頭,養(yǎng)殖可繁育母豬1000余頭,養(yǎng)殖肉牛200余頭,養(yǎng)雞共計5000余只,新修雞舍200多平方,新建放養(yǎng)區(qū)5000平方,通過“攜手幫扶”式帶動貧困戶9戶,未來還會擴大養(yǎng)殖人數和規(guī)模。

  扶貧扶智,弱鳥展翅高飛。要實現枧槽村從脫貧摘帽到鄉(xiāng)村振興,就必須解決貧困孩子的受教育問題,阻斷貧困代際傳遞?h應急局組織多方力量,爭取社會各界支持,盡力改善枧槽村辦學條件,不斷注入物資,三年來分批次為小學、幼兒園送去辦公桌、電腦、書包、衣服、體育用品、學習用具、圖書、玩具等價值20萬元的物品。并聯系成都“唯愛”義工,為16名貧困生每月發(fā)放150元至400元不等的生活費,持續(xù)奉獻著愛心。

  2021年的枧槽村已完成脫貧摘帽,縣應急局繼續(xù)鞏固枧槽村脫貧攻堅成果,做好有效銜接,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完)

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來源:本網或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系方式: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