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頁 > shms > 成都日報

掃碼新騙局 當心“收款”變“付款”
2023年12月04日 15:33 來源:成都日報 編輯:曹惠君

  近日,掃碼支付開始出現(xiàn)新騙局,已經(jīng)有不少商家“中招”。為此,四川公安發(fā)布提示,提醒廣大群眾注意自我保護,以免上當受騙。

  市民錢女士(化名)經(jīng)營著一家五金店,不久前,有人添加她為微信好友,表示要購買貨物,確定好樣式后即準備付款。當時,對方以APP上沒錢為理由,向錢女士索要付款碼,當付款碼給對方以后,對方又說付款失敗,想和錢女士直接視頻,通過視頻手機掃碼付款。

  于是,錢女士拿出另外一部手機,在對方的指引下準備收款,其間,對方還“好心”地提示錢女士,一定要將手機對準屏幕,以方便掃碼付款。怎知沒過多久對方就掛斷了視頻,錢女士這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賬戶被盜刷了三筆錢,累計1395元。

  錢女士報警后,警方立即開展止付挽損和偵查工作,第一時間對相關賬戶進行凍結。根據(jù)民警推斷,錢女士在與對方視頻時,對方趁錢女士不注意,截取了錢女士的付款碼。

  眾所周知,我們打開手機收、付款頁面時,首先跳出的是付款碼,需要點擊切換才能來到收款碼頁面。騙子就是鉆了兩個頁面需要切換的空子,利用很多人“免密支付”的習慣,直接掃描“付款碼”刷走錢款。

  在此,警方提醒廣大市民,不要將自己的收款碼、付款碼隨意展示給他人,一定要給支付軟件設置密碼,同時關閉免密支付,避免潛在風險。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楊甦


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本網(wǎng)或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新社,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本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聯(lián)系方式:中國新聞網(wǎng)·四川新聞采編部 電話:+86-28-62938795